讀取中...
衛教資訊
胸腔內科-有關流行性感冒之Q&A

 

有關流行性感冒之Q&A

 

 

 

Q1:流行性感冒和一般感冒有何不同?其傳染途徑為何?     

答:基本上兩者都是藉由病毒感染所引起之呼吸道疾病。流感之致病原為Influenza病毒,由於它的致病力及傳染力很強,所以幾乎每年皆會在各地造成大流行,引發罹患者下呼吸道及心臟的嚴重併發症,使就醫率、住院率及死亡率均大幅增加。故在流行期間,各國莫不戰戰兢兢、嚴陣以待!

流感病毒會在患者的呼吸道表皮細胞內繁殖而後進入分泌物裡,隨著病患咳嗽、打噴嚏及說話傳播出去。另接觸傳染亦是可能的,潛伏期約是1~4天。流感的臨床症狀比一般感冒來得嚴重,大致上會有急性發作的高燒(約38℃~40℃),可持續1~5天,畏寒、頭痛、喉嚨痛、肌肉酸痛、倦怠、沒胃口、乾咳、流鼻涕、眼睛紅等症狀,小孩可能會有嘔吐、腹瀉及細支氣管炎之表現,麻煩的是常會有隨之而來的下呼吸道感染的併發症,尤以細菌性肺炎居多。流感導致腦炎、腦病變、脊髓炎、肌炎等亦時有可聞。其實一般健康人對流感的耐受力尚佳,熬過了約一週的苦日子便可恢復,但對於老人及其他免疫力不全的病人可就慘了,後者正是我國衛生署補助防疫的對象。

 

 

Q2:為何流感每年都造成大流行呢?難道人類對它無免疫力?流感病毒既是這麼難以掌握,施打疫苗的效益會好嗎?

答:病毒對人類的影響取決於其毒性及人類族群中之免疫力。而流感病毒厲害之處在於其傳播快速,對各年齡層皆能致病而且可每年造成大流行!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第一是病毒的抗原經由演化而產生變異,A流感病毒及B流感病毒都有這樣的能力;第二是由其它動物身上的流感病毒感染人數只見於A流感病毒。例如1997年的香港有18個病例被證實是感染罕見的H5N1亞型的A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又分為很多亞型,分類的標準是根據二種皮殼糖蛋白Haemaglutinin和Neuraminidase的差異。各種亞型的A流感病毒廣泛儲存於水鳥的呼吸道及腸道裡,又能克服物種間的障礙,被發現存在於多種動物身上,這意味著要滅絕流感似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最重要的流感病毒是A流感病毒的H1N1、H3N2亞型,及B流感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會蒐集各國監測的情報,有幾家大藥廠便根據這些情報製成當年被預測會引起流行的病毒株的疫苗。由於抗原變異快速,建議每年流行期前施打一次,以達到成效。在北半球,每年的10月進入流感的流行季節,持續至隔年的6月,高峰期則落在元月份。施打疫苗的成效大致不錯,臨床有效性約有70%~90%,老人及免疫不全的病人施打流感疫苗的成效則略微遜色。